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在林业发展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去年以来,漳州市率先推行林业地票改革,通过地票和林票配合,实现了集体林地股份化和证券化,进一步明确了集体林地边界,确保了集体林地权益落实. 这一改革措施不仅激活了集体林区资源,还为国有林场发挥优势,促进了集体林地规模化经营和多种经营方式实施. 以下是漳州市相关人员对此改革介绍.
近年来,漳州市部分集体林区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首先,碎片化林地使得规模化生产经营受到了限制. 其次,集体林地所有权被淡化,导致部分村集体收入减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 同时,部分林地长期出租,森林经营效益不断提升,而村集体和村民无法从固定地租中获得财产增值收益. 此外,部分毛竹林由于低效化经营甚至面临荒芜失管局面.
南坑镇镇长杨志强表示,该镇低产低效毛竹林面积达到4.11万亩,占全镇林地五分之一。据详细资料显示,南塘村、南坑村和村中村共有17397亩毛竹林地,其中1209亩已经流转出去,剩余16188亩处于半荒或全荒状态. 南塘村村民刘文水表示:“目前竹子不值钱,砍一天竹子赚远远不如出门打工挣得多,有时候还不够支付伐竹工钱,所以村民对毛竹林经营管护失去了兴趣. ”南靖县局长庄忠鹏也指出,“没经营好”和“不善经营”是南靖县林业发展中普遍存在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漳州市于2022年4月推行了林业地票改革,两票管理系统并发行了全国首业地票和全市首票。地票定义为村集体通过提供林地方式入股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造林或经营现有林,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按照村集体提供林地折算投资份额发放股权收益凭证. 林票则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通过林地经营权入股或出资方式参与合作造林或经营现有林,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按照出资入股折算投资份额发放股权收益凭证。
漳州市林业中心主任刘鹏认为,目前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变现不易等问题已成为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制约因素,亟需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在不断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基上,漳州市林改工作将集中在解决这些问题上.
通过林业地票改革,漳州市打开了集体林区多方共赢新空间. 这一改革措施不仅为集体林地提供了融资、交易和变现渠道,两票管理系统也为国有林场发挥优势提供了机会. 国有林场可以通过规模化造林和多种经营方式,进一步提升集体林地经营效益。此外,金融配套措施引入也为地票和林票流通提供了便利.
总之,福建省漳州市林业地票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举措。通过此次改革,漳州市成解决了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和变现不易等问题,为集体林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相信在不久将来,漳州市将迎来集体林地经营新繁荣.
以上为漳州市林业地票改革相关内容.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